当十月的桂香透过屏幕漫来,智玺稳国际文物艺术品拍卖中心的线上展厅里,正铺展开一卷鲜活的花鸟长卷——梅忠智花鸟作品展线上特辑,以扇面、团扇等精巧形制为 “画框”,将荔枝、兰花、牡丹、梅花、玉兰、苍松等传统意象,晕染成既深植中华文脉、又突破陈规的艺术诗篇,邀你足不出户,触摸笔墨里的四季生机与时代锋芒。
在中国艺术史里,“扇面” 与 “团扇” 从不是简单的载体,它们是文人意趣的凝练容器,更是对画家笔墨控制力的极致考验。梅忠智却在这方寸天地间,玩转出独属于当代的花鸟新境:你看那幅荔枝禽鸟扇面,满枝丹红荔枝如玛瑙堆叠,墨绿叶片以中锋勾勒出筋骨,禽鸟栖于枝间,羽毛的丝缕感与荔枝的圆润感形成肌理碰撞;旁侧题字 “倚窗思丽景” 的笔墨走势,又与枝蔓的曲折天然呼应,传统 “折枝花鸟” 的章法里,悄然融入了现代构成的节奏感,让古意里生出鲜活气。
再看那组兰花扇面,浅黄花瓣轻笼着朱红蕊心,叶片以浓淡墨色写出飘逸姿态,石上点缀的青蓝斑点如星子散落——没有刻意摹古的 “程式化”,却把兰草 “空谷幽芳” 的气韵,用更明快的色彩和更灵动的笔触托出,连石旁驻足的小虫,都像是刚从叶间爬过,带着山野间的原生意趣。还有那幅牡丹团扇,粉白花瓣层层晕染如凝脂,蓝绿叶片以拙朴线条勾边,墨色老干与淡彩花朵的对比里,既有牡丹 “花王” 的华贵,又透出一股写意的疏朗,彻底打破了人们对牡丹画 “浓艳甜俗” 的刻板印象。
若论笔墨张力,墨色玉兰扇面最具代表性:以焦墨狂草般的笔势写枝干,如铁骨横斜;花朵却用留白与淡彩衬出清透,红蕊如焰点睛;石上青蓝圆点似露珠欲滴——传统文人画 “墨分五色” 的精髓,在此与现代艺术的 “色彩强调” 碰撞,把玉兰 “玉树临风” 的挺拔与 “冰清玉洁” 的气质,一并揉进了笔锋里。更别说梅花兰花图(方幅),黑枝如铁骨交错,白梅、兰花似冰雪雕琢,题字 “唯有此二君” 的苍劲笔力,让画面浸着 “暗香浮动” 的古意,却又因构图的饱满、色彩的纯粹,显露出当代审美的明快与力量。
从苍松图里松针攒聚如涛、扁舟简笔如诗的意境,到芍药扇面中粉花秾丽与墨石苍古的共生…… 这些作品始终在诉说:梅忠智以传统花鸟画的 “根”(笔墨、意境、题材)为基,却用现代的色彩感知、构成意识去 “破”,让荔枝、兰花、牡丹这些被描摹千百年的题材,在数字屏幕前依然能让现代人感受到 “耳目一新的熟悉感”。
这个十月,智玺稳的线上展厅成了一座 “花鸟秘境”:你可以放大看荔枝表皮的墨点肌理,细品兰花叶脉的笔锋转向,感受团扇里牡丹花瓣的晕染层次……每一幅都像一把钥匙,能打开 “传统如何在当代活起来” 的思考。不妨泡一杯茶,点开线上展,让梅忠智笔下的花鸟,从屏幕里 “飞” 出来,落在你心头。